编程少年薛来,16岁拥有以其名字命名的行星!
你知道要怎么获得一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行星吗?
答案是,跟上薛来的步伐——从小学编程。
薛来三人用5个多月研制成功的“启发多触式界面数据传输”不但成本仅有842美元,比一千多美元的surface价廉很多,更具备了体积小和扩展性强的特点。三人小组中的灵魂人物薛来,认为自己的创意远可以PK掉比尔盖茨的surface。
此设计荣获有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“世界杯”之称的“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”团体一等奖。在获奖之后,他们三名学生的名字就都被用于三颗小行星的命名。
10岁时,他就自学会了在计算机上编程;
12岁起,薛来就开始不断斩获各类国际大赛的奖项;
16岁时,拥有了自己的专利,和一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行星。
21岁时,薛来选择从卡内基梅隆大学辍学,成立了自己的跨国科技公司Ractiv。
22岁的他掌握着六国语言。
年仅26岁的薛来已经拥有16年编程经验。
·为什么开始学编程
“从小就有人叫我天才,那时候还挺体弱多病的。美国9.11事件后,我就跟着妈妈去了捷克斯洛伐克。刚开始因为语言不通,一个朋友都没有,很寂寞,进入公立学校的前六个月,我一句话都没说就闷着头坐在那。
当地人有些排外心里,看到亚洲人会觉得不顺眼,所以那个时候,我和班里的同学是敌对状态。”
“我记得当时flash小游戏非常流行,我就想着能不能自己做一个,把我不喜欢的同学放进去当怪兽打,把我喜欢的同学放进去做英雄,这样我喜欢的同学就会喜欢我了。我当时就是抱着这么一种心态,开始自学编程。”
·兴趣是最好的导师
薛来的母亲说,从9岁时,薛来就是她和她身边的同事们的“计算机工程师”,处置他们遇到的各种电脑技术问题。
在国内读完小学三年级后,8岁的薛来随母亲前往斯洛伐克。
他说,在斯洛伐克的那段时间,让他接触到计算机,并对其产生浓烈的兴趣。而在国外自在轻松的学习气氛,让他有更宽裕的时间来展开本人的兴趣。
不到10岁的他,看完了很多计算机英文原版书籍,至今,仍然坚持每天花10多个小时的时间来研讨计算机,学习软件编程。
·优秀得让签证官怀疑
16岁的薛来就前往美国参加英特尔国际工程大奖赛。第一次去美国大使馆办理签证,签证官根本不相信这个年仅16岁的孩子要去美国参加如此专业的比赛。
于是,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,让他回去办理各种证明。
面对签证官的“刁难”,薛来也不做任何解释,前前后后跑了三次,办理签证官要求的各种证件。
直到最后一次,签证官批准了他的申请,并说道“I think you are a good boy”。薛来开玩笑的说,不知道那个签证官这次再碰到他,还会让自己跑几次。
·跟上薛来的步伐
我始终认为,编程≠写代码,掌握算法和逻辑思维才是王道。学习编程从来不是说以后要当程序员,而是训练逻辑思维,理解这个世界的新趋势,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说白了就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、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小到做数学应用题,大到人生规划。学会探究问题的本质,学会拆解和解决问题,是编程思维能够让每一个孩子受益的地方。